9月4日,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扬州人社暖心便民服务六项举措”新闻发布会。会上,集中发布了六项暖心便民服务举措,致力于构建高效、精准、温暖、智慧的人社服务新生态。
建设扬州人社“百事通”综合服务窗口
会上介绍,市人社部门的社保、工伤、就业等服务窗口分散于城区各地,而群众的诉求往往多元化,这就造成群众咨询办事需要跑多个服务机构的情况。
对此,依托主城区4个人社服务大厅,统一形象标志,开展专业培训,规范服务标准,提供全部人社业务咨询和27项高频事项办理服务,实现咨询、指引、办理“一窗通答、一窗通办”,让广大市民能够“找得到、问得清、听得懂”,方便周边群众办事。
改革退休一件事审批服务
过去,我市企业职工办理退休需分别到3个单位的3个窗口办理,不仅环节多,而且耗时长,群众对此深感不便。
针对这样的堵点,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将退休审批涉及的多项业务整合至“退休一件事”专窗,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限时办结。目前,专窗人员已完成培训,系统权限已配置到位,于8月25日投入试运行。
开设就业技能夜校
当前,广大职工和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希望通过“回炉再造”实现技能提升的愿望日益强烈,特别是白天上班比较忙、晚上才有时间的年轻人希望能更好利用夜间时间为自己的未来加油充电。
对此,创新推出公益性“就业技能夜校”,面向市民开设美妆、摄影、插花等实用课程,打造“夜间充电站”;与扬杰电子等扬州市重点企业合作,面向未就业毕业生开设“无人机”“电子商务”等订单班,培训合格直接就业,既提升劳动者技能,又缓解企业“用工荒”。
打造“人才会客厅”一站式平台
在服务人才过程中,不少人才反映缺乏集科创服务、成果转化、生活保障于一体的实体化人才服务场所,人才服务资源较为分散。
对此,探索建设集政策咨询、项目对接、创业培训、路演展示于一体的人才会客场所,内设洽谈区、培训教室、咖啡书吧等空间,提供全周期人才服务。目前,已形成建设方案,下一步将组建服务团队,细化服务流程,开展宣传推广,打造人才来扬“首站地”和创新创业“加油站”。
优化景点优待证办理
以往,我市退休人员需亲自到指定窗口办理《景区景点优待证》,才能享受免费游园,有时跑错地方、资料不全免不了来回奔波。
为进一步方便退休人员。今年8月起,积极推动服务前置、一窗受理、合并寄送,在收取退休材料时,同步采集景点优待证所需资料,实行“优待证随退休证一并寄送到家”,目前已寄送“退休礼包”(包含《退休证》《景区景点优待证》《养老待遇核定表》《告退休人员一封信》)326个,实现了市直退休职工游园优待福利“无感申办、居家直达”,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打造智能化维权中心
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劳动关系领域的案件也越来越多。传统服务模式环节相对封闭、协作效率低,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对此,拟在扬州市劳动关系维权服务大厅(瘦西湖路53号)探索建设智能化维权中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集智能分案、智能调解、智能仲裁、智能客服、岗位推荐、创业项目推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劳动者可在此高效解决纠纷,并根据需要参加技能培训、获取就业信息,实现维权与再就业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