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铜陵关注长三角2025-01-14 来源:铜陵日报阅读:122048

1月12日上午,铜陵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市行政会议中心礼堂隆重开幕。

会议应到代表294人,实到代表272名,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执行主席杨宏星、张梦生、刘亚东、昌红梅、龚华东、潘荣华、郑刚、金中华、胡启书、马军、姚贵平、杨秀颀、王书春、王所宝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由张梦生主持。

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涛,老干部陈乐宁、唐世定、陈良平,主席团其他成员,其他副市级以上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列席人员、特邀人员等在主席台就座。

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十届市政协秘书长应邀参加会议。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孔涛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孔涛的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顾;二、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三、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回顾2024年工作,孔涛说,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为安徽发展指路领航,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动力。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和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牵引,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稳中快进、进中有成的实干答卷,经济发展挺进第一方阵,产业能级实现整体跃升,项目攻坚取得累累战果,创先争优斩获亮眼佳绩。预计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有望居全省前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居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居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居全省第8位;进出口总额增长20%,居全省首位;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5%,均居全省前列。

就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孔涛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铜陵续势攀升的重要一年。当前,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国家一揽子经济政策对增强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和拉动经济增长将提供强力支撑,铜陵高质量发展积蓄的向好势头更加强劲,只要我们把这些有利条件和叠加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好自己的事,使劲往前赶,小城市一定能够展现大作为、在全省发展中一定能赢得更好位势。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七次和八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三个争先进位、两个持续缩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铜陵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粮食产量、能耗、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全方位扩大内需,在稳定经济增长上展现大作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上展现大作为;推进深层次改革,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展现大作为;扩大高水平开放,在拓展发展新空间上展现大作为;突出协同联动,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上展现大作为;聚力绿色低碳发展,在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上展现大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上展现大作为;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大作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在深化平安铜陵建设上展现大作为。

就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孔涛说,新的一年,政府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一定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永葆忠诚本色,夯实法治基色,厚植实干成色,坚守廉政底色,增强治理能力,提高履职水平。

会议审查了《关于铜陵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铜陵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列席会议的有: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及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在铜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十届市政协委员,以及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和群团组织、有关企业负责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