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乡音架连“双生”桥

安庆关注长三角2024-12-30 来源:报社 阅读:148868

12月28日,北京,晴空万里。

  怀揣着那一份炙热的桑梓之情,院士专家们共赴邀约。

  手捧着那一颗热切的求贤之心,安庆在这里翘首以盼。

  这一天,第四届安庆籍院士暨知名专家新年恳谈会如约而至。

  这一次,乡音依然

  站在2024年的冬天回望:

  2021年12月,首届安庆籍院士和知名专家新年恳谈会成功举办,聚焦科技创新;

  2023年2月,第二届新年恳谈会举办,聚焦产业布局;

  2024年1月,第三届新年恳谈会举办,聚焦商业航天、化工新材料产业。

  一年一会,四年过去,一群人,一座城,从未失约。

  一会一主题,四年以来,浓浓的乡音与发展的强音一直在碰撞。

  时间在走,会场在变,主题在改,但不变的是浓浓的乡音:

  不信你看——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李亚栋、程和平、陆林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夏强来了;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深圳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胡晓军等11名专家来了……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安庆人。

  不信你听——

  “作为安庆人,能够出席这个会议,倍感亲切;能够为家乡做点贡献,深感荣幸。”方精云说。

  “安庆发展不能急,要有耐心,要久久为功,我们一起努力。”李亚栋说。

  “为了安庆,为了家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会尽力。”胡晓军说……

  一言一语间,乡情分外浓。

  这一次,智汇“双生”

  一年一主题,这一次的新年恳谈会,聚焦安庆生命健康、生物医药“双生”产业。

  为何是“双生”?

  有基础——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安庆已集聚“双生”企业226家,其中规上企业95家、战新企业58家,实现总营收200多亿元。

  有优势——市委书记张祥安在会上说:“安庆‘双生’产业发展,有产业基础、有承载平台、有人才支撑、有资源禀赋。”

  有未来——张祥安还说:“‘双生’产业是一片蓝海,也是安庆基于自身优势和需要选择的发展新赛道。”

  “安庆打造‘双生谷’,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选题,安庆的选择很精准。”程京说。

  “双生”何以助力安庆“新生”?

  “资本加上技术,安庆‘双生’产业崛起,指日可待。”程京说。

  “要有做生态的思维,久久为功,在做好产业规划的同时,要发挥区域优势,紧盯教育和医疗做优产业生态。”胡晓军说。

  “支持建立数智中医药产业园,引进并培育一批中医药智能产业企业,推动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促进产业创新性发展。”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凌昌全说。

  “‘双生’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需要耐心资本,更需要耐心政府,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盛世投资创始人、董事长姜明明说。

  …………

  当天下午2时到6时,整整四个小时,安庆“双生”产业发展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又快又好……“最强大脑”们发起头脑风暴,一字一句明方向、出点子、指路子。

  安庆“双生”崛起,燃起了新的希望。

  这一次,同心同向

  浓浓家乡情、悠悠赤子心。

  每一次新年恳谈会,都是一次播种,到来年收获果实。

  犹记得,那一年,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希望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话音犹在耳畔,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就回来了——

  吴宜灿、段路明等院士专家与安庆开展产学研对接等活动47人次;

  陈鲸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驻安庆院士中心;

  陆林院士参加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并做主旨报告;

  李亚栋院士出席安庆科技活动周并作主旨演讲……

  话音还在耳畔,一个个重磅的项目就落地了——

  程京院士引进的精准医学中心项目已开展1200多例呼吸道病原菌检测;

  吴宜灿院士引进的凤麟核麒麟光电子刀用于200多例肿瘤治疗,效果良好;

  李亚栋院士引进的林立新能源正极前驱体项目已基本建成;

  徐南平院士引进的膜集成节能环保设备产业化项目在安庆经开区投产达效……

  这一次,同心建家乡的话依然响亮,久久回荡。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安庆要加强本科高校建设,我将尽我所能提供帮助。”

  “我希望用我所学,把知识变成产品、把理论变成货架,把生产力留在安庆。”

  “我会把引领性的项目和企业介绍给安庆,助力安庆加速奔跑。”

  …………

  如此真挚,如此温暖。

  我们仿佛看到,在即将到来的春天——

  天南海北的游子反哺家乡的新故事揭幕上演;

  同心同向的安庆人,必将描绘一个更加美好的安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