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正式印发《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全域文明创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扎实开展居民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乡风文明以及城市文明六大提升行动,切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力打造全域文明精神高地。
何为居民文明素养?如果说,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是“硬”实力,那么,居民文明素养、城市精神等则是支撑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软”实力,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持之以恒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将为城市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根据《方案》,我市将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城乡居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确保我市每年推选的“安徽好人”“中国好人”不少于8名,力争在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有新的突破。
为此,我市将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鲜明价值导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进网站。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习强国”马鞍山学习平台、乡村大喇叭、文明实践“五单工作法”微网页等载体,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深化“强国复兴有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市、县区思政研究会作用,加强工作研究和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综合体建设,组织开展“皖若春风”系列思政活动。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抓好“四史”宣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贯彻落实,用足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引导人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公共文明引导,提升居民文明素养。推动修订《马鞍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开展“身边文明·从我做起”全民素养提升行动,广泛倡导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习惯,做好文明旅游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引导群众摒弃乱扔杂物、随地吐痰、乱停乱放、乱穿马路、遛狗不牵绳、“膀爷”出行等不文明行为。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文明健康理念网络宣传、文明先进典型网络推介、文明创建活动网上延伸,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90%。
除此之外,我市还将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做好先进典型选树。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好人马鞍山”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常态化体系化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不断夯实群众参与基础,进一步巩固层层推荐、逐级评选的工作格局。
持续打造“最美”系列人物品牌,定期组织集中命名发布,开设专版专栏进行广泛宣传,打通“基层发现—媒体传播—文化升华”路径,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争做先进的浓厚社会氛围。健全完善先进模范礼遇帮扶制度。加强省级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报工作,保持入选人数全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