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绘就乡村振兴好图景

合肥关注长三角2024-03-24 来源:合肥日报阅读:147722

《说文解字》曰:绘,五彩绣也。既是用心描画之意,也指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只有用心描画,才能创作出美丽斑斓的作品。近年来,合肥以农村广袤田野为画布,以辛勤汗水为墨,以特色产业为笔,描绘出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图景。

守住本色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阡陌纵横间清沟沥水,无人机除杂草、撒肥施肥等农事活动如火如荼……一幅忙碌的“春耕图”正在肥东大地铺陈开来。

3月20日一大早,店埠镇西山驿社区种粮大户殷光旭就在自家小麦田里开展杂草无人机喷防作业,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嗡鸣声,三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按照设定的航线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半天不到就完成500亩麦田的喷药作业。

“今年我种了1500亩小麦,现在正是拔节生长的关键期,必须抢抓晴好天气加紧除草,不然会影响收成。”殷光旭说。

据肥东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主任张世昙介绍,该县目前已完成春季小麦植保防治10万多亩,油菜施肥12万多亩。

肥东县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传技术、送服务。入春以来,该县已组织157名农技人员成立7个技术指导组,累计指导农户2000多户,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发送技术和气象指导短信3万余条,发布各类农情预警情报6期,发放技术明白纸2000多份,为80多农户解决生产问题,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2023年,合肥积极探索省会城市稳粮增效新路子,粮食种植面积790.52万亩、总产298.74万吨,分别增长0.32%和1.53%,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合肥将通过抓技术、提单产,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加速施肥机械化进程,推动精准高效施肥,围绕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粮油品类,主攻单产水平提升,充分挖掘单产潜力,提高亩均生产效益。合肥还将打造一批粮油生产“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创建片”,强化示范带动,以小面积高产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做出特色 产业带动致富增收

日前,记者在肥西县山南镇陡岗社区合肥合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养殖大棚内看到,一只只壮硕的山羊正在吃着蚕豆皮。企业内,道路、电力、供水、生活办公区、卫生防疫、废弃物处理等综合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现场整齐洁净。

2020年该企业来到这里时,只有6个养殖大棚,存栏山羊1000多只。而到2023年底,养殖大棚发展到23个,存栏山羊已达1.4万只,产值1500万元。目前,这里已成为合肥市最大的山羊养殖繁育基地。

“2024年的第一天,基地里就有母羊产崽,新生了一批小羊。”合肥合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孙雷鹏高兴地说,那是该公司投入的山羊新品种——皖临白山羊产出的第一批幼崽。“它的出生体重大、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出肉率、宰肉率也更高。”目前,这批山羊的销路已经打通,将销往云贵川等地。2024年企业产值有望达到2000万元。

该公司不但自己发展壮大,还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农民开展山羊养殖。“2023年我们带动当地养殖体量达3万多只。”孙雷鹏表示。山南镇农办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镇将继续发挥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4年我市将继续培育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质量效益。通过做足“土特产”文章,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一体化。其中,肥东杭椒将力争发展到3万亩,打造10亿元杭椒基地。我市还将加快推进“菌物谷”建设,争创食用菌示范市、县,打造全省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先行区,力争产量7万吨、产值7亿元。

绘好亮色 和美乡村提档升级

在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的红桥家园小区里,一排排两层的小楼房整齐划一地排列,居民家门口都修通了入户路,出门就能来到健身广场锻炼。该小区居民孟凡松去年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他说:“我们老街坊们都搬进一个小区里,环境更好了,住得更近了,每天可以一起锻炼,生活很开心。”

红桥家园小区是义井镇实施的土地增减挂项目,是红桥中心村省级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镇通过整合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对红桥家园实施改建提升,为群众打造全新的居住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建设了102套房屋,同时还对小区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停车位、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红桥村工作人员孟袁说。

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广大乡村展现新貌。2024年,我市将以省级精品示范村、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和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今年,将力争创建14个左右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启动建设32个左右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谋划一批具有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的项目,在全市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同时,还将瞄准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把良好的山水资源生态优势与和美乡村建设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民宿体验、乡村旅游、养生养老、休闲采摘、运动健康、乡村美食、文化创意等美丽业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