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第八届金华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开始公示。在20名候选人中,有20多年帮助上百名盲人就业创业的戚小慧、奋力一跳勇救落水妇女的六旬老汉胡双德、拾金不昧归还巨款的“豆腐娘子”朱建风、把毕生心血挥洒在浦阳江畔的“宣传战士”徐利民、用一根头绳领跑失明丈夫30年的“中国好人”楼顺光……
一个个感人故事、一颗颗赤诚善心,无不展现着身边的榜样力量与道德之光。近年来,我市围绕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德耀八婺”市域道德品牌建设行动,着力打造“好人频出”的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先进事迹典型、可学可敬的好人不断涌现。
道德星光闪耀
在第八届金华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中,我们再次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徐利民。
“宣传战士”徐利民爱岗尽责、心系群众,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家乡人民,奉献给了“上山文化”。他为浦江经济转型升级摇旗呐喊,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奔走呼告,更为宣传推广心心念念的“上山文化”倾尽心血。去年9月,徐利民积劳成疾倒在“上山”路上,留下一万余字的“上山日记”。
“你注视着那颗小小的稻米,从此一眼万年,古老的彩陶,显影出中华万年文明的足迹。一生悉付没有硝烟的战场,留下不灭的图腾,定影出信仰的红。”今年1月,在2022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徐利民入选“浙江骄傲”。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信仰与使命的火热人生。2月3日,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徐利民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榜样、凝聚力量。
永康市外卖员危田长是一名90后。去年8月15日晚,一名10岁儿童在玩耍时不慎掉入江中,外卖小哥危田长听到呼救声,从三四米高的岸上纵身一跃,跳入江中救起小孩。救人后,危田长不仅婉拒孩子母亲发来的红包,还将部分见义勇为慰问金捐给残疾农户。他说:“还有一些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
如果拉长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到,还有无数看似平凡的身边好人如群星闪耀。
9月22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榜单,东阳市城东街道和堂村村民楼顺光获评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丈夫失明后,楼顺光细心照顾丈夫,并不断鼓励他振作起来,她对丈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怕,我就是你的眼睛。”当丈夫下定决心,要通过跑步进行康复锻炼时,楼顺光又坚定地说:“没事,我陪你跑!”
从此风雨无阻,楼顺光每天带着丈夫奔跑4公里。为防止丈夫摔倒,她将自己的头绳取下套在彼此手上。“一根头绳”牵着彼此,两人一跑就是30年。他们的“爱情长跑”故事感动无数网友,总阅读量近1亿,不少网友评价:“这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2020年以来,全市入选全国道德模范1例,浙江省道德模范3例,中国好人21例,浙江好人102例,推评产生金华好人498例,典型选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不断涌现的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构筑起金华蔚为壮观的风景,不断刷新这座城市道德文明的新高度,深刻诠释这座城市的时代内涵。
厚植道德土壤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以文化人上再突破、走前列,全域推进文明创建,提高全民文明素养,打响“德耀八婺”品牌,不断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人文情怀,塑造新时代文明和谐新风尚。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细胞培育行动,强化新时代金华人文精神凝聚,推进新时代“家文化”建设,打响“德耀八婺”道德品牌。
我市把选树身边好人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全省率先出台好人推评管理实施意见,深入挖掘好人好事,屡屡刷新金华好人的数量层级和精神海拔。去年,优化推评机制,将“金华好人”调整为季度评选发布,并组织现场发布仪式,进一步营造“学习好人、礼敬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9月17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金华站活动举行,170名火炬手接力奔跑约7.8公里,向亚洲、向世界展示信义金华风情线。
在万众瞩目之时,金华给予好人最诚挚的礼赞。参与本次活动的火炬手,都是来自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物。40位金华道德典型参与其中:坚持奋战排爆一线18年的王厚鑫,带头打造“幸福蜗居”助残公益项目的虞向红,近8年参与寻找走失老人350余人的童开军,40多年传播仁善之美、践行雷锋精神的曹荣安……
为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鲜明导向,我市探索建立“德耀八婺·关爱好人”专项帮扶基金,面向全社会公开募捐,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对困难好人的帮扶和资助。
今年,我市试点推进“好人礼遇工程”,给予道德典型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关爱礼遇。
一把刻刀、一块刻盘、一方红纸……指间行云流水地操作,便完成一张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在武义县新宅镇的岭上好人工作室内,“浙江好人”邹惠达在制作剪纸作品。这是全市首家好人工作室,成立的目的是宣传好人故事、传承传统技艺,让好人有更大发挥舞台。
8月,金东区推出“10条礼遇政策”“8条帮扶措施”,让好人和模范在住房、教育、医疗、困难补助、走访慰问等方面享优待、受关照,并为好人典型定制发放“德润金东礼遇卡”,凭卡可享受医疗保健、文化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礼遇和就学、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帮扶。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完善道德典型关爱礼遇机制,以制度为保障,让模范典型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在全社会形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良好氛围。
一路追光前行
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
在金华,身边的道德模范正激发起见贤思齐的群体自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追光者”队伍,在道德力量引领下实干争先。
身着青绿、服务体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志愿者“小青荷”的风采令人印象深刻。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金华赛区,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三所高校及社会招募的1400余名“小青荷”,服务总时长达12.21万小时,以周到、热情、专业的服务为亚运汇聚起青春力量。
“每一声招呼,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感受到志愿服务的独特价值。”“小青荷”赵雪说,在亚运志愿服务中真切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来还想接触更多的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忱关爱他人。“小青荷”杨波打算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发挥所学专业的作用,走进田间地头,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志愿者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那抹“志愿红”。成立金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深化志愿服务“双百双提升”等行动,打造红色驿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亚运青年V站等志愿服务站点,推出志愿服务工作指数,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注册志愿者220余万人,一抹抹“志愿红”正不断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市,道德的力量在增长,文明的力量在传递。
8月31日至9月2日,由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团走进金华。在东阳,“中国好人”虞向红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更多残障人士感受社会温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采访团;在义乌,“义乌好人”姚丽芳20年来靠诚信经营赢得客户的“生意经”,江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引入社会组织运营,不断盘活基层资源的探索实践给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在金东,“浙风十礼”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辐射周边3.5万名干部群众,推动“行在金东、满目佳景、处处有礼”成为现实,成为展示金东区“有礼”品牌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我市聚焦文明风尚培育,大力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通过开展全民学礼、践行“浙风十礼”、深化移风易俗等行动,弘扬时代新风,不断激励更多市民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浙”里看见“金”彩,为文明中国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供金华的元素和力量。
新时代新气象需要文明之花绽放、榜样力量激荡。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播撒温暖善意、传递人间大爱的一分子,以实际行动化作一缕缕凡人微光,聚光成炬汇聚起向善向上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