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市委书记胡海峰赴松阳县、云和县督导主题教育工作并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他强调,要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尤其是要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抓实重点、落实举措,全力突破各类发展难题,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奋力推动我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性进展、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省委主题教育第十一巡回督导组组长唐中祥和部分督导组成员参加调研。
位于松阳县竹源乡小竹溪村的松香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松香为主题的具有科普功能的博物馆。通过察看缩微场景、听取讲解介绍,胡海峰详细了解松阳松香产业、松香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他强调,要继续弘扬传承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松香精神,立足特色加强松香产业开发利用,努力讲好新时代松阳故事。
“浙江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对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出要求,寄予希望。丽水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创建推进情况如何?还有哪些难点、堵点?带着这些问题,调研中,胡海峰先后来到松阳县斋坛乡京梁村、裕溪乡裕溪村和云和县童话云和展示馆等地,走进“稻蛙共养”基地、共富工坊,听汇报、看生产、问需求,详细了解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稳产增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云和“小县大城”战略实施、山区共同富裕实践探索等情况。他强调,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富裕。要勇担使命,先行实践、积极探索,全力破解城乡差距等影响和制约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共性难题,努力形成更多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走出一条具有丽水特色的新路。县城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继续协同推进“小县大城”“花园乡村”等具有辨识度的改革实践,促进县城向小城市迈进;各乡镇要立足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青年“农创客”回归、特色产业培育等方式,努力实现加快发展,让共同富裕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未来可期”。
在松阳县三都乡酉田村和云和县元和街道梨庄村,胡海峰实地考察了解乡镇(街道)技能型干部队伍建设等情况。他强调,乡、村两级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乡、村两级干部离群众最近,理应成为联系群众最直接、了解群众最明白、服务群众最有效的干部。要着力锻造党建工作能力强、带领共富能力强的基层技能型干部队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群众需要什么、干部自身需要什么、发展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本领,服务乡域各项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共创共同富裕先行新生活。
位于白龙山街道的显圣湾遗址是云和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地层最丰富的新石器至夏商时期遗址。在遗址考古挖掘现场,胡海峰与考古专家深入交流,结合展板和出土文物,详细了解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他表示,遗址、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用好遗址、博物馆等特色资源,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丰富优势,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努力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持续绽放。
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重要批示精神的一项具体行动和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首要任务的重要内容,在酉田村五心书院,胡海峰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围坐一起,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分享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胡海峰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精准把握重要讲话中蕴含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要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八八战略”统领地位不动摇的鲜明立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和“走在前列、先行示范、续写新篇、积极探索”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丽水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胡海峰表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既是提高认识、凝聚共识的过程,更是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过程。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贯通融合起来,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求是挺进促践行”,在学思践悟、细照笃行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乡村两级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要在全面学习中“聚共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在密切联系中“察实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提情知人、提人知情”,全面准确掌握村情民意,为上级党委、政府做决策、定政策提供第一手材料;要在践行宗旨中“增福祉”,落实好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不遗余力地办好事关急难愁盼的实事,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在奋斗实干中“促发展”,把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拼搏四季度、确保全年胜,为全市大局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