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浙中大地,“义新欧”“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奔流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形象地用“地瓜经济”来比喻开放发展,指示金华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金华牢记嘱托,走出了一条沿海内陆地区高水平开放的新路子,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更令人振奋的是,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华,再次对发展对外贸易、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浙中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以示范引领姿态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篇章。
闯出大市场 做成大产业
9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时强调,义乌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走到这一步很了不起,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商贸城要再创新辉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当时,总书记就站在我们面前。从他的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出,总书记对义乌市场发展情况非常了解,对当前经营情况非常关心。”义乌市体育健身用品行业协会会长王强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他倍感亲切、备受鼓舞。
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经营户毛俊龙说,义乌市场不仅有种类齐全、物美价廉的商品,更有强大的供应链、专业的外贸服务体系,“现在,客商都回来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义乌市商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阁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广大经营户要把产品做得更好,商城集团要把服务做得更好,做好各自的贡献,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和勉励,早日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
作为市场大市,金华拥有一批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代表的极具影响力的商品市场。市场不仅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品牌和地标,而且在拓展领域、创新业态、丰富功能、多元化配套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的电视新闻后,浙江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志辉浑身充满干劲。“中国科技五金城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五金产业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未来将向着‘永康五金走向世界、世界五金汇集永康’的目标不断开拓奋进。”
“我们不仅要办好市场,更要拓好市场。”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根生说。今年以来,在全球需求萎缩、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严峻的大环境下,我市积极扩大高水平开放,外贸出口保持强劲势头。1—8月,全市实现出口4447.6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全省出口比重的18.6%,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0.8%,居全省首位。“接下来,我们紧盯贸易创新稳增长,继续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迭代升级,加快推进新型易货贸易模式试点;紧盯市场拓展扩订单,深化‘百团千企’赴外拓市场,在继续深耕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同时,不断拓展东盟、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紧盯主体培育优化外贸结构,聚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产业出口企业,培育一批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制造业企业,引导企业主体从产业转移走向产业升级,不断闯出大市场、做成大产业。”
推动平台升级 增强枢纽功能
自贸试验区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2020年9月24日,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挂牌,我市迎来最大的战略机遇,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此外,我市充分发挥双综保区等独有的“双平合”叠加优势,推进差异化互补、竞争性融合,形成 “1+1>2”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服务全国、放眼全球的视野来谋划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发挥各种开放平台的功能作用,创新利用外资、做大外贸的方法和渠道”。
去年,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以占全市3‰的面积,贡献了全市33.4%的外贸进出口总额、43.8%的实际使用外资总额、14.5%的新增市场主体、7.9%的税收收入,成为引领带动金华高水平内陆开放的重要引擎。“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商务局自贸片区综合协调处处长施孝东说,将围绕推动自贸试验区开放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改革攻坚、精准发力,着力破解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争当高水平内陆开放排头兵,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探索新路径。
金华市金义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琦说,金义综保区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发达的物流优势、优厚的政策优势、丰富的仓储优势、高效的服务优势,未来将继续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高标准布局综保区“保税+”业态、深化区港联动畅通进口通道,充分发挥综保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以改革创新激发园区活力。
枢纽要冲是金华最宝贵的禀赋,枢纽功能是金华最独特的优势,枢纽经济是金华最鲜明的印记。按照省委赋予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金华把聚焦陆港枢纽引领作为打造内陆开放样板、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关键一招。
2014年,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从金华启程,途经8个国家、行程1.3万公里,到达西班牙马德里。目前,“义新欧”班列线路已增至22条,辐射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重载率最高、运行线路最多、开行里程最长、回程率较高的中欧班列。
“今年,‘义新欧’中欧班列金东平台推出‘智慧联运ICTMP’数据要素试点场景,开展数字创新应用实践探索,不仅能降低货物流通成本,还可以极大提高物流效率,积聚更大发展动能。”浙中公铁联运港公司总经理姚晓华说,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义新欧”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开行的,已经成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不断深化‘义新欧’班列建设,打造一条快捷高效、绿色环保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另外,作为金华国际陆港枢纽的“两核”之一,华东国际联运港是我市贯彻落实国家双循环战略、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的支撑性项目,也是参与海洋强省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的特色平台。“我们将加快建设,致力把华东国际联运港打造成‘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华东区域集结中心、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及长三角国际大宗物资集散、交易、交割中心。”
今年,我市制定《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启动10大标志性项目,总投资257亿元的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金义空铁一体枢纽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加快推进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义甬舟首开海铁联运全程提单转关专列,国内首条通行双层高集装箱铁路即将贯通,金华正朝着国内外一流陆港枢纽奋勇前行。
改革攻坚破难 优化贸易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走向,在服务业开放、数字化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
一直以来,金华纵深推进制度创新,聚力打通关键要素流动梗阻,坚持企业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到金华考察调研,对金华对外贸易予以高度肯定,提出殷切期望,我们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我们将以总书记殷切期望作为新的发展起点,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组织力量做好预约通关服务,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开拓创新推动‘抵港直装’‘铁路快通’‘先查验后装运’‘启运港退税’等一系列政策落地,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为全市外贸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金华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周曙光说。
金华率先在全省开展开放金融改革试点,以解决开放经济金融服务问题为主攻方向,在拓宽境内外投融资渠道、构建开放经济结算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构建多层次、有特色的开放经济金融服务体系,为推动高水平开放注入更强劲动力。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吕锋说:“将持续推动开放金融改革破题攻坚,推广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跨境使用,解决收汇难题,全力助推人民币在小商品、五金产品等跨境贸易领域内运用;积极发挥‘义支付’国际贸易场景及支付牌照优势,为市场主体跨境交易提供自主、便捷、安全、合规、低成本的支付通道;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外贸出口保险、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领域的应用,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新通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更加坚定了全市金融系统加快推动开放金融改革成势见效的信心决心。
数字贸易是贸易增长的新动力、贸易角逐的主战场。义乌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义乌将充分发挥国贸改革试点、自贸试验区等优势,培育做大“市场采购+跨境电商”集拼出口、保税进口等新业态,推进小商品贸易全链条数字化,支持传统贸易商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加快构建以Chinagoods平台为核心的数贸服务生态,更好服务中小微主体自由便利参与贸易。
“还要构建跨境电商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突破跨境电商发展人才瓶颈,助力金华‘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浙江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邹益民说,依托金华跨境电商发展高地和辐射全球的跨境电商资源,做强“三链融合”的跨境电商协同创新平台,聚合全产业链资源,通过科教成果转化,打造“产教要素共同体”,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努力推进“培养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三链融合,实施“全链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九月的浙中大地,赶超崛起风劲潮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大家豪情满怀、实干争先、勇毅前行,奋力在新征程中续写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