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8月11日,我市启动“山河跨越”全媒体新闻行动,这是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征程上,市新闻传媒中心各类媒体平台第一次全方位的合力作战,也是市、县两级新闻媒体提升“四力”的一次大练兵。本报今起推出“八八战略”看浙丽特别报道,深度聚焦丽水20年来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生动描绘“八八战略”指引下丽水大地跨越蝶变的恢宏画卷,鲜活展现“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实干力量与精神意志。
2003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丽水提出“发挥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浙江精神,不甘落后、奋力拼搏、迎难而上、争先创优,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的要求。
20年来,丽水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毅笃行“丽水之干”,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充分发掘老区独有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优势,协同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以“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绘就老区共富新图景。
当前,丽水正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加快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
从生态保护到价值转化跃迁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8次来到丽水,深情赞叹“秀山丽水,天生丽质”,并寄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
为守护这方绿色高地,2003年,丽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并将“生态立市”贯穿于发展全过程。20年来,丽水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百山祖国家公园,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交出了生态保护的亮眼成绩单。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9年居全省第一,成为唯一的水和空气环境质量均进入全国前十的城市。
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是新时代丽水面临的崭新课题。近年来,丽水主动承担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国家试点,将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GDP作为“融合发展共同体”,一并确立为市域核心发展指标。2019年,率先发布国内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随后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2022年交易生态产品4.9亿元。
从2021年开始,丽水市委、市政府将GEP列为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让各级各部门交出“生态报表”,先进得到嘉奖,后进被通报。
生态就是经济,经济必须生态。丽水深入开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变革实践,探索打造“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具有丽水辨识度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丽水山耕”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全市有近3万人投身“丽水山居”建设,年创富20多亿元;打响“丽水山泉”品牌,推出的不同规格矿泉水产品,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丽水好水。
擦亮红色品牌,激活红色资源。丽水在全国率先编制《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出台《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计划》,目前实施红色资源价值转化重点项目76个,总投资373亿元。
2022年,丽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瓯江山水工程”成为全国典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成果经验被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充分吸收。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跃迁
2019年2月,丽水市委高规格召开“两山”发展大会,对加快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作出全面部署,提出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系统重塑山区发展方式、动力、路径,建设长三角地区特质鲜明的创新型活力城市和青年发展型城市。
聚力打造浙西南科创中心,迭代升级人才科技新政,丽水以产业定位科技、以科技索引人才,超常规力度推进“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和平台“二次创业”,培育形成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集群。20年来,全市工业增加值从60亿元增长到566亿元,年均增长11.4%。
科技创新,成为浙西南区域增长极的最强引擎。短短3年间,丽水“无中生有”崛起特色半导体产业,仅2022年就有东旭高端光电半导体材料、富乐德半导体项目两个投资超百亿元的大项目落地。丽水经开区特色半导体产业园累计落地31个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形成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半导体全产业链,丽水特色半导体产业平台入选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培育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各类创新主体实现“六翻番、六破零”,五大生态工业主导产业增加值实现三年倍增。
人才是第一竞争力,项目是核心推动力。2022年,丽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8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65个,引进上市企业、百强企业、行业隐形冠军项目24个。全年新增技能人才3.54万人、增长97%,其中高技能人才1.5万人、增长342%,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一年的引进数超历史总和。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引进亿元项目107个,增长12.6%。
如今的丽水,创新氛围浓,创新动力足。今年6月,位于丽水经开区的浙江珏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温制冷红外探测器,获得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短短3年间,珏芯微电子实现“单晶拉制、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成品探测器生产”全链条核心技术100%自主可控,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转第七版)
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跃迁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要是没有党委、政府的帮助,小康生活哪敢想!”家住庆元县屏都街道同心社区的胡纯元夫妇均身患疾病,从偏远山村搬到县城后,两人就近到竹木公司上班,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近年来,以解决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丽水大力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帮助15.4万高山远山深山群众搬迁下山,成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典型案例。
以创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为契机,丽水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增计划,开展“扩中提低”和十万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行动,构建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持续增收机制。到目前,全市农民收入增幅实现全省“十四连冠”,城乡居民收入均跻身全国地级市前40,居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首位。
农遗拓展、农村电商、农旅融合……丽水开创农民增收“十法”,让农民怀揣增收新绝技,快步奔共富。其中,通过农遗文化品牌拓展,“稻鱼共生”“梯田共生”“林菇共育”“茭鸭共生”等农遗文化释放出创富效应,仅青田“稻鱼共生”产业面积就超5万亩,让2.1万农民人均增收1.98万元。
农村电商在丽水方兴未艾。2022年,丽水出台直播电商“共富工坊”建设方案,创建75家山播“共富工坊”,网络零售额达41.2亿元,带动1万余名村民就业。
山海携手,情牵老区,助力共富。近一年来,在丽水落地“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96个,到位资金307.8亿元。
出高招、创新业,丽水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快车道。到目前,全市农民收入增幅全省“14连冠”,城乡居民收入均跻身全国地级市前40,居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第一。2023年上半年,丽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65元,同比增长8.19%,增幅居全省首位。
精神“红”、生态“绿”、创新“金”,在丽水这片红色热土与绿色山水中,“红绿金”共富图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