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三年来,我市累计出让“标准地”超二万亩

马鞍山关注长三角2023-08-07 来源:马鞍山日报阅读:115567

8月5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自2020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标准地”改革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累计供应“标准地”项目用地287宗20049.64亩。

一直以来,马鞍山“标准地”改革始终坚持以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为导向,撬动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治理的大变革,努力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历时三年,经过多个版本的改革探索,全市全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强磁场”。一方面,“标准地”改革有效推动了“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项目审批流程、时限得到进一步极限压缩。通过实施“标准地”改革,一批重大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四证齐发”,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有效带动全市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另一方面,“标准地”改革通过提前开展区域评估,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政府按标出让,企业对标拿地,构建“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良好投资环境,极大提高了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标准地”改革中的科学指标体系,变“拼地价”为“对标准”,最大限度提升了土地供应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要求和高质量发展导向。

据悉,2020年改革起步之年,我市当年累计实现挂牌出让36宗2108亩工业项目“标准地”,占全市新出让工业用地总面积的46%。2021年全市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61宗4317亩,同比增长69.45%,占同期新增工业用地数的66%,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实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2022年全市共出让“标准地”139宗9793.6亩,同比增长127.86%,新增工业用地实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2023年1-7月全市出让“标准地”项目51宗3921.04亩,工业用地实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

目前,马鞍山“标准地”改革工作,已被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作为重要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广。我市正认真梳理“标准地”改革操作流程,包括区域评估、对标出让、行政审批、登记发证、供后监管、竣工验收、达产复核等,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引,着力打造“标准地”改革的“马鞍山模式”。

“当前‘标准地’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正在开展中期评估工作,对推进改革以来的区域评估范围、制度建设、已供‘标准地’项目全流程监管等事项进行摸排统计,梳理改革中依然存在的难点、堵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举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利用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局将结合评估结果,优化打造“标准地”改革“3.0版”,将“标准地”改革向前延伸至用地报批环节,力争实现“用地储备仓储化、项目供地模块化、建设监管智能化”,为项目用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为产业项目落地、竣工投产创造无障碍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