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的13个支队104名参训学员以及中国消防救援学院2名老师在总队(景宁)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开展培训。
此次培训紧紧围绕国家消防救援局印发的《消防水域救援技术(初级)培训大纲(试行)》训练内容,采用理论储备、技术巩固、教案编写、分步示教、微讲堂评比等大课理论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学员能力水平分层分类开展培训,确保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在培训中指导学员规范采用“五步”教学法开展示范示教,着力培养教练员“会讲、会教、会示范”能力。其中,通过省级教练员考核评定的丽水支队叶根星等9名同志表现突出、示范示教能力、表率作用强,综合评定为优秀。
培训积极发挥总队(景宁)水域救援训练基地作用,聚焦水域救援理论与实战教学两个共同提升建设,围绕浙江水域实际与救援难点问题,精心安排10个理论科目与25个实操科目,动态跟踪学员培训档案,全面掌握每名学员训练成绩。根据综合能力筛选具有骨干教练潜力的学员进行重点培养,着力提升省市两级水域救援教练员队伍能力水平。
6月1日,景宁大均水域救援训练基地被省消防救援总队确定为省级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并挂牌。基地总占地面积6000平米,设有生活区、综合保障区和装备集结区等功能区,可同时容纳130人左右集中培训。2020年以来,基地已累计开展各类水域救援培训80余批次,培训学员超2300人次,培训成果在抗击“黑格比”台风、援赣援皖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救援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考验;2021年9月,以基地为基础编写的全国首个《急流救援培训基地建设规范》和《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急流救援行业标准的空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