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聆听大自然的律动,一边欣赏中国顶级交响乐团所奉上的音乐大餐……5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森林音乐会,由被誉为“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乐团”之一的中国爱乐乐团在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奏响。来自全国各地1500余名观众相聚在秀山丽水,共享森林交响盛宴。
顶级交响乐团联袂独一无二的生态禀赋,这场丽水有史以来首次在景区中举办的大型交响乐音乐会备受瞩目,也成了“文兴丽水、挺进共富”蓬勃发展的真实注脚。
高品质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森林音乐会,主打的就是音乐与生态和谐交响。
本次受邀来丽演出的国家级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成立二十年间,举行了包括交响乐、歌剧、音乐剧、与中国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各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千余套音乐会,演奏了6000多部作品,与100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合作,观众累计数百万人,国内、国外巡演行程百万公里以上,相当于环绕地球二十余圈。
而音乐会会场所在地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则是全省唯一一处连片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湿地,也是“八百里瓯江”最具原生态风貌的独特江域湿地生态系统。
舞台上,上百位艺术家震撼“畅响”;舞台下,上千名观众席地而坐,与鱼虫共享音乐盛宴。脱离了传统意义的舞台和棚顶,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优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这场音乐盛宴别样的寓意:在音乐与灵感的碰撞中,天幕下的“森林交响乐”呈现出最真实的样态。
因山水而美、因文化而兴的丽水,森林音乐会仅仅是其中一个缩影。这个春天,丽水文艺活动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4月8日,中国国家话剧院,《绿水青山》开启全国巡演首秀。跌宕起伏的剧情、扣人心弦的大戏,在首都北京掀起了一阵现代越剧热潮,吸引了近千名观众现场观赏。演出现场,瓯江、松阳民宿、云和梯田;缙云烧饼、缙云爽面、庆元香菇……“丽水元素”频频出现,艺术化呈现丽水巨变。
4月27日,丽水市图书馆前,潮乐悠扬,光影绚烂。以“艺城市·潮青春”为主题的第二届丽水艺术节暨全民阅读月正式启动,持续至11月的艺术节涵盖音乐、舞蹈、戏曲、视觉艺术等艺术形式,真正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人人能参与”。
在龙泉,作为龙泉市人民政府与杭州越剧院跨域合作打造的重点文艺精品项目越剧《三春与高机》开启首演。《三春与高机》取材于明朝嘉靖年间发生在龙泉西街宫头村的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浙南“梁祝”之称。改编后的《三春与高机》,加入了龙泉山歌、山水、地域文化等特色元素,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遂昌,由上海昆剧团奉献的全本55出《牡丹亭》首次回归诞生地,拉开了第九届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的帷幕,也开启了一场集文化交流、艺术展示、文旅体验为一体的文艺盛宴。
此外,2023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规模空前、“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歌”2023丽水市流行音乐盛典一票难求、“丽水滋美”浙江省油画作品展闪亮登场……仅在4月,丽水就举办了十多场高品质文艺活动,累计吸引10多万人次参与。
文化传承创新塑造城市精神品质
一场场精彩的艺术盛会,何以不断在丽水涌现,又是什么让丽水文艺活动、文艺作品持续出新出彩出圈?
秀山丽水,天生丽质,人杰地灵。
丽水古称“处州”,因象征人才的处士星“见于分野”而置。处州大地自古人才荟萃、底蕴深厚,著有代表作《游园不值》的南宋著名词人叶绍翁、与李清照齐名的南宋著名女词人张玉娘、明代开国功臣刘基等等,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耀眼光芒。
被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更是在遂昌任知县期间写就了不朽名著《牡丹亭》,并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400多年来,享誉世界的汤显祖文化,影响力穿越时空、跨越国界。
丽水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地级市第一个民间艺术之乡。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丽水三宝”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蜚声中外,龙泉青瓷、丽水木拱廊桥、遂昌班春劝农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有全世界最古老拱形水坝、首批世界排灌工程遗产的通济堰;还有51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5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古村落数量最多、风貌最完整的地区,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脉绵长的处州文化内涵,不断增强丽水文化自信。近年来,丽水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面挖掘摄影文化、黄帝文化、汤显祖文化等宝贵文化资源,以文化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塑造城市精神气质。
聚焦文化繁荣,丽水蹚出特色新路。去年8月,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启动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注入强大文化力量,全面吹响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化丽水的奋进号角。
通过深入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丽水着力实施红色文化铸魂、传统文化传承、生态文化弘扬、文化产业倍增、全域文明提升、文化空间拓展、文艺精品攀峰、文化传播增效、数字文化智治、文化人才引育十大行动,在未来五年着力建设一批文化大平台,实施一批文化大项目,打造一批文化新标识,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化丽水。
文兴丽水书写“艺术+”融合文章
“文兴丽水、挺进共富”,为文艺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
丽水坚持文艺为民,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的影视精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提名奖的电视剧《麦香》,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春风又绿江南岸》,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斩获6项大奖的电影《云霄之上》,多部在丽水拍摄、制作的电影、电视剧,成了出圈出彩、好评连连的“爆款”。
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计划、艺术助推乡村振兴计划、青年文艺人才培养计划接续实施,带来了一批制作精良的文艺剧目。《畲山黎明》等4部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原创歌曲《日记》《爷爷的村晚》精彩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系列节目;诗集《春雷与败酱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原创歌曲《客家石仓》荣获全国村歌大赛铜奖。一个个极具分量的奖项,展现了丽水文艺工作者的原创力量。
一批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持续开展,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去年9月,丽水积极响应省文化和旅游厅“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因地制宜创新推出“处州小剧场”和“村晚梦剧场”,推动艺术在城市和农村双线发力。在街角、公园、湖畔,随处可见的“处州小剧场”,让城市居民尽享遍地美好的艺术氛围;田间地头、村口树下,“村晚梦剧场”随时可演、随时可乐,让文艺活动成为丽水村村都有的靓丽风景线。
24个村晚梦剧场点位、300余场村晚星火展演,今年初,全国村晚联盟大会在缙云县河阳村拉开大幕,“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与乡村春晚在丽水牵手。
文艺让城市更美好,我市打造具有丽水辨识度的艺术节,形成“一心多点连片”文化艺术空间呼应,让艺术浸润百姓生活,用“文艺星火”点亮全城,展示丽水年轻、时尚、浪漫的艺术品质、文化气质和城市形象。
融合发展的文化产业,促进艺术在市民身边不断萌发。丽水摄影节、世界摄影大会、全国书法篆刻大展等世界性、全国性大赛大展,“少儿戏曲小金桂大赛”“我们的节日诗词吟诵会”等系列文艺活动蓬勃开展,让每一个人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业态丰富的文艺产业,持续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我市通过开展艺术乡建引领乡村文化发展,“画家村”“书法村”“婺剧村”“音乐村”等特色文艺村不断涌现,进一步激发乡村资源价值;同时,我市以“艺术+”“+艺术”的思维,推动文艺与乡村产业有机融合;“四个双百”工程更是推出一批艺术共富示范典型案例,走出了一条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
艺术来自生活,艺术滋养生活。丽水正加快建设具有鲜明精神气质、独特人文品格、蓬勃生机活力的文化强市,奋力书写“艺术+”融合文章。
在这个春天,文兴丽水,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