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因生产过程复杂、产业链庞大,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一辆普通的家用小轿车,零部件多达上万个,牵涉几乎所有工业大类,创造的产值数以万亿计,吸纳的就业人口以千万计。
因此,所有试图在工业上有所图的城市,都有自己的造车梦。当然,嘉兴也不例外。如今,在嘉兴可以看到这些场景——
整车企业的总装车间,机械手来回挥舞,无人小车穿梭于不同工位,4分钟便有一台车辆驶下智能化生产线;
明亮的操作间,工人们拿着放大镜,聚精会神查看真皮材料,手工缝制汽车内饰,安静得落针可闻;
宽阔的马路上,无人驾驶汽车一身传感器,在车流中穿梭自如,采集的行驶数据被传至研究员手中,成为自动驾驶持续优化的“养分”……
嘉兴造车,有传承百年的匠心,也有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也有扎根小镇的细分领域王者,有瞄准前沿的软件研究,也有火花四溅的传统锻造。
但哪怕是嘉兴在去年荣登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首位,“嘉兴造车”这个词语搭配依然有点陌生。是时候揭开嘉兴“汽”势如虹的另一重人设。
一
早在20世纪90年代,嘉兴就有企业为上海整车产业做下游零部件配套。30年来,嘉兴追梦不易,然而,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分析嘉兴造车产业,记者归纳了三大特点。
一是配套企业,入圈拼。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大街上跑的一度都是外国品牌,曾被嘲讽为“万国汽车展览馆”。随着20世纪末合资热的兴起,敢为人先的民营企业,率先嗅到了机会。
海盐六里工业园区有这么一家企业——海盐双赢管件制造有限公司,主营液压管件,是名不见经传的典型乡镇企业。然而小镇企业也有雄心,2000年初,企业瞄准商用车行业,分别在湖北十堰、四川南充、陕西宝鸡建立公司,向发动机高压油管等更具附加值的产品升级,最终跻身全省液压管件行业中的“头部”。
正是因为这股拼劲,不少藏在小镇的老厂,有不少默默成长为细分领域中的王者。例如长期从事冷挤压生产的猛凌汽配,靠着几年如一日的研发,成功拿到德国车企的底盘件、刹车活塞等关键零部件订单。去年,企业还与意大利科纳利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预计还能新增2亿元以上年产值。
二是整车项目,转型快。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平湖的长城整车项目。疫情期间,长城汽车平湖分公司冲破阻碍,在保证传统能源车辆生产基础上,仅用2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新能源产线的布线工作。去年6月,首台新能源汽车的下线,不仅扩充了长城汽车平湖生产基地的整车批量生产能力,也为平湖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桐乡生产的哪吒汽车,则在车型投放上“刀法精准”,从小型SUV到去年上市秀肌肉的哪吒S,一步步踩准了市场节拍。从2018年首辆车下线,到去年累计交付152073台,占据新势力榜一,哪吒一直在刷新中国汽车品牌的成长记录。
三是造车产业,投资热。早在2016年,嘉兴经开区就曾签下200亿元的大单,不仅包括整车项目,还有变速箱、新能源等。虽然汽车品牌中途“跳票”,但变速箱项目却依靠大基建,一举成为该区的王牌企业。
在嘉兴经开区,韩泰轮胎、采埃孚、克劳斯玛菲、海拉灯具、派致皮革等一批造车相关企业,无一例外都是招商引资的结果,这也说明,嘉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据统计,该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业总产值已超过130亿元。
南湖区的敏实集团也值得一说,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企业从2003年入驻嘉兴以来,发展迅猛,多次增加投资。2019年4月,敏实集团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重磅签约,总投资达到15亿美元。3年多后,这个“未来工厂”已运行稳定,机器声隆隆,人声却寥寥,实现产品制造到检测的全程无人化。
有别于“汽车城”的“一人一城”,嘉兴没有这样的天赋,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嘉兴也在走一条错位发展的道路。
二
近年来,嘉兴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但错位,同样意味着零散,如何让造车产业链发挥聚合作用?嘉兴一直在思考。
2020年,汽车及零部件被嘉兴纳入全市实施新制造“555”行动中培育打造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之一,也作为嘉兴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重大板块,目标实现产业基地呈现集聚发展,产业链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要坚持以链式集聚为导向”“立足优势推进集群化”“着力挖掘新能源汽车配套链完善的潜能”……今年的嘉兴“新春第一会”,同样的措辞又被提及,可见对该产业的重视程度。
在产业聚合方面,嘉兴其实走了一条专业化道路。依托研究院等,嘉兴创新打造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平台,并已搭建好地市一级和部分区县一级的平台。
以嘉兴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例,就专注整合行业各类分散的创新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为中小微高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长城平湖工厂就已享受到综合体的服务,疫情期间,工厂的供应商无法交付,综合体平台积极商讨并协调平湖市及周边地区汽车零配件产业,保障工厂尽快恢复生产。
集聚是趋势,嘉兴背靠大树,还占据着有利地形。据统计,作为我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的集聚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六大集群之首,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
长三角造车产业要走向国际一流集群,锤炼产业链完整度和强韧性是必需的选择,嘉兴作为“后浪”,更要积极当好参与者。
三
连日来,武汉与东风汽车的政企补贴,并引发效仿,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汽车市场。不过,不管是转换赛道,还是打折续命,从最原始的经济逻辑上看,降价无非是不好卖了。其实,不只是燃油车,即使是“当红炸子鸡”新能源车,2023年不少品牌销量也出现了下滑。
有专家分析,消费回暖并非一蹴而就,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补空式的抢市场今后可能会被改善型购车所取代。相比过去的同台竞技,今年或许是一场淘汰赛。
同时,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拉动转变,蓬勃的市场带来激烈竞争,企业必须降本增效才能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
梦想美好,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面对这些,企业同样十分冷静。哪吒汽车在2023新年致辞中特别提到,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唯有秉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会当凌绝顶的开创决心、敢为人先的创造能力,才能做到创势有为”。
同样是跨年夜,哪吒汽车还将这段话换成另一种口吻,以一封文艺的告别信小小红了一把,文末是这么写的:
我们总是勇敢生活着,敢于在平凡之中不凡,敢于在生活中寻找无限可能。勇敢生活,勇敢向前,看见光、寻着光、再出发……
其实再出发的不止企业,行业的变革同样影响着城市,也考验着当地政府的施政水平。早年,平湖生产的哈弗汽车推广文案中有过这么一句:“小城也有大梦想!”一如现在的嘉兴,梦想壮阔,击鼓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