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潮涌动,万象更新的时节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连日来,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干群迅速掀起学习的热潮。大家一致认为,要把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转化为逐梦前行的无穷动力,紧紧围绕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坚决扛起“三农”工作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巩固我市“三农”发展良好态势,加快农业强市步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春耕备耕忙,眼下一幅幅人勤春早、生机盎然的美好画卷正在盐阜大地徐徐展开。
双轮驱动
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施建霞既倍感振奋又深知重任在肩。我市农业发展亮点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良好基础。施建霞表示,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坚决扛起农业大市担当,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推进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链建设,加快“6+N”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通过组建盐城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产业研究院等科研载体,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全面推广“小田变大田”改革成果,探索“‘小田变大田’+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综合改革模式,全力打造中国东部沿海大粮仓,为全省、全国探路,创造更多的“盐城经验”。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年均增长9.16%,近3.5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这是响水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助农富农的鲜明成果。十年来,响水农业实现了从增产向提质的巨大转变,这让响水县副县长周汝琴感触颇深,“我们将始终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对照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以高水平建设响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抓手,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坚持链式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争创精品农业示范区、科技农业标杆区、产业富民实践区,奋力推动农业强县走在前列,为盐城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作出响水贡献。”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们觉得今后‘三农’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了,大家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聚集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乔干群表示,2023年,射阳县将深耕融合发展,全力争取国家级全县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在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链条特色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端牢“饭碗”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作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表彰的设区市,盐城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40亿斤,约占全国1%、全省近20%,连续多年实现稻麦亩产“吨粮”。同时,十多个大宗农产品产量和规模居全省第一,为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以农业为主业的市属一档国有企业,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落实市委打造东部沿海大粮仓部署要求,扛稳龙头国企责任,助推农业强市建设。”江苏银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建文表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把标准化建设的理念落实到规划设计中,促进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相适应,精心打造配套全、效益高、生态优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延链补链强产业,不断夯实大粮仓‘耕’基。”
近年来,亭湖区南洋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探索“小田变大田”、智慧农业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融合,建成高标准农田7.1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83%。“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担当作为,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扛起稳产工作新责任。”亭湖区南洋镇党委书记陆建新表示,南洋镇已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超前谋划,超前落实,项目区内土地实现全部流转,由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种植优良稻麦品种,确保稻麦产量2000斤以上,亩均利润500元以上,全部建成高标准吨粮田。
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市农业农村局种业管理处处长曹志阳说:“作为新时代的粮食工作者,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树牢大食物观,持续提升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统筹推进‘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生产发展,建设好东部沿海大粮仓。”他表示,我市作为种业大市,将充分发挥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中国蟹苗之乡的资源禀赋,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创新攻关、企业主体培育、种业供给能力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五大工程”,以种业强市推动农业强市。
宜居宜业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去年,我市新改善农房2.1万户,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新增全国休闲旅游重点县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秸秆离田综合利用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整体性改善。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市唯一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的县(市、区),盐都区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全面、全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顺利推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富有水乡特色、蕴含里下河风韵、承载田园乡愁的乡村形态加快呈现。“我们将进一步继续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打造新时代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盐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陈明说。
盐城首家镇级一级综合汽车客运站,园区邻里中心加快推进……东台市安丰镇在不断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态势。“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乡村振兴战线上的基层干群倍感振奋。”安丰镇党委书记韩波表示,将持续推进“江苏精密制造产业强镇、黄海盐韵文化旅游古镇、全国美丽宜居幸福小镇”建设,以实际行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让“有一种幸福叫安丰”实至名归。
“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建设美丽家园的干劲更足了。”射阳县盘湾镇裕民村党总支书记刘荣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走进裕民,满眼是绿”,110亩成片林、1300多亩桑园、2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和林网,构成一幅村在林中、人在树中的绿色生态画卷。去年,裕民村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总书记为我们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将持续推动绿化覆盖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群众环境满意率等指标再上台阶,让村居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对于未来,刘荣荣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