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旅游

安庆:吴楚分疆第一州 水清岸绿景如画

安庆旅游2019-12-29 来源:人民网阅读:4627
长江流经安徽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其在安庆境内岸线长达165公里。“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滨江城市,安庆河湖密布,水资源丰富,肩负着长江大保护的天然使命。

安庆市水利局局长胡友华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近年来,为守护一江碧水,安庆对全市水系进行治理,特别是从今年起持续开展河湖“五清四乱”专项行动,让每一条河流、每一面湖泊、每一口塘坝得到治理,逐步把安庆建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长江经济带。

望江:农村小微水体的华丽“转身”

记者见到何云飞时,他正开着挖掘机,对安庆望江县九华村的环村水渠进行清淤、拓宽。“连续干了有一个月,在农村这么大规模地治理水渠,我还从来没见过。”

“以前这条水渠里都是垃圾,一到夏天,苍蝇飞舞,气味难闻。”村民王娟对水渠改造表示支持,为此她主动把水渠边上自家栽种的十多棵树木砍伐,腾出空间。

望江县对农村小微水体进行清淤图片由望江县水利局提供

不仅是九华村,在杨长村雷池大沟,记者看到整个河道已经清淤疏浚结束,两岸树木成排。“以前河道两边杂草丛生,还有不少村民种菜、种庄稼,水质发黑发臭。”据望江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吴满江介绍,经过整治之后,雷池大沟的灌溉、排涝等功能有了保障,周边村民的人居环境也得到改善。

对小微水体进行治理,是安庆市河湖“五清四乱”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庆市水利局局长胡友华介绍说,从2019年至2021年,安庆决定每年第四季度在全市范围开展河湖“五清四乱”专项行动。其中,“五清”是指对辖区范围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库及小微水体,持续开展清垃圾、清水面漂浮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违章种植等行动;“四乱”即把整治乱占、乱建、乱采、乱堆等作为治理重点。

“河湖‘五清四乱’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望江县整合资金573.43万元,对162个小微水体进行集中整治。”望江县副县长汪世平告诉记者,2020年还将计划投入资金3577.7万元,重点整治78个小微水体及配套工程建设。

泉潭峡:城市黑臭水体的改造“样本”

如果说望江县对农村小微水体的改造是河湖“五清四乱”的典型,那么泉潭峡则是安庆市对城区黑臭水体成功治理的一个样本。

近日,记者来到泉潭峡。冬日阳光下的泉潭峡波光粼粼,河道两岸滩涂平整,天蓝水清。然而一年多前,泉潭峡还是一条散发着恶臭气味的河流。

“以前我们这个地方脏乱差,河里的水都发臭,甚至河道中间还盖有房子。”韩志虎的老家就住在泉潭峡岸边的泉河村,“通过治理改造以后,环境好了,河水也变清了,我们老百姓就是盼望这种美好的生活。”

治理后的泉潭峡图片由安庆市水利局提供

“泉潭峡治理工程,西起秦泉河,东接小港,长4243m,工程造价约5200万元。”安庆市重点工程建设处水环境治理工程科韩娜告诉记者,泉潭峡的变化得益于安庆市实施的“一湖九河”工程,该项目包括怀湖河、秦泉河、港桥河、泉潭峡、小港、晴岚沟、白泽湖、港口沟、破罡湖泵站前引河和窑沟等十条水系,建设内容包括清淤疏浚、生态护坡及堤防填筑、沿河景观绿化、修建道路和桥梁等。“‘一湖九河’工程于2017年4月份开工,2018年6月顺利完工,累计总投资10亿元。”

截至目前,安庆市已经直接投资30余亿元,实施整治河道、湖泊等水系29处,不仅实现了南北通江,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而且水质得到改善,生态获得修复,曾经的城市“污点”已成为“亮点”。

潜山:“母亲河”的嬗变

潜水河是长江的二级支流,被誉为潜山市的母亲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沿河两岸由于过度开发,滥采乱挖、乱排乱建,对河流水质和周边植被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流域生态系统退化。

潜山市水利局副局长刘和平向记者回忆道,彼时河道两边杂草丛生,村民们随意养鸡种菜;两岸都有多个预制厂、砂场、养殖场和饭店,河道内垃圾随处可见,河流污染非常严重。

如何让“母亲河”重新焕发生机?刘和平介绍说,通过在潜水河实施禁采、拆违、截污、护鱼、亲鸟五项保护措施,固堤、蓄水、畅路、绿岸四项建设措施,投资5.25亿元,系统推进河流生态治理管护,重塑水生态,如今的潜水河已经实现“河水清回来、鸟儿飞回来、鱼儿游回来”,10余公里的生态景观长廊,已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冬日潜水河鲁先红摄

今年,按照潜水河治理模式,潜山市对城市北侧的皖水河开始打造,目前河道拆违、岸线综合整治、河道疏浚切滩治理等工作已全面开展。刘和平表示,届时,又一条生态河流景观带将呈现在潜山市民面前。

一江清水向东流。不论是农村小微水体的整治,还是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亦是潜水河的焕发生机,都是安庆市河湖治理的精彩“缩影”。安庆市水利局局长胡友华表示,将以“五清四乱”专项行动为契机,交出一张生态环境治理的亮丽答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