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文化

安徽来安:移风易俗入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来

滁州文化2019-12-20 阅读:5456

文化志愿者在表演三句半《文明新风生活美》。图片由来安县文明办提供

“文明乡风改陋习,党的提倡合民意,婚丧嫁娶要节俭,牢记!”12月13日,安徽滁州市来安县第四季文明实践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节目三句半《文明新风生活美》表现的内容,正是来安县弘扬文明新风,建设美丽家园的真实写照。

来安县汊河镇程集村胡庄村民组是村部所在地,66岁的村民胡立洲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过去村里卫生环境极差,垃圾乱倒,污水横流,塑料袋到处都是。

今年入春以来,在以胡立洲为首的村民理事会的带领下,掀起整治人居环境的热潮。刚开始村民参与的热情不高,“毕竟是多年的习惯了,哪能一下子就改过来。”胡立洲和村民理事会成员一起,挨家挨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如今,村民们切实感受到环境整治带来的好处,随手扔随地倒垃圾的坏习惯已经改正,并且主动按照分类放置垃圾。

12月17日,记者在胡庄村民组看到,道主干道两边垃圾桶摆放有序,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据程集村委会主任李玉杰介绍,目前17个村民组都设有村民理事会或五老协会,这些老党员、老干部工作经验丰富,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不仅架起村干部与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还能有效化解干群之间的矛盾。

对此,汊河镇黄牌村党总支书记胡家绍也深有体会。“以前老人去世、儿女婚嫁,盲目攀比十分强烈,比酒席排场、比礼金数量,大肆燃放烟花爆竹,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金和扰民,我们做过很多工作,效果并不明显。”胡家绍说,村民理事会刚开始推行移风易俗时,有些村民不太理解,认为这是自己家的事情,酒席少了也丢面子。后来通过理事会成员的示范带头和多次宣传,大伙认识到铺张浪费的危害,开始自觉一切从简,抵制攀比,风气越来越好。

“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让农村老百姓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文明新风真正吹进了群众心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来安县文明办主任邵德明告诉记者,来安县开展“推动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工作以来,在所有村、社区选取有威望、有一定协调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等新乡贤,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居)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村(居)民自治组织,“通过‘移’大操大办风、厚葬薄养风、人情攀比风,‘易’陈规陋俗,树立起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的文明新乡风。”

“风清气正日月明,移风易俗树新风,只要大家齐努力,惠春风!”如今在来安县,移风易俗已蔚然成风,基本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移风易俗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协调发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不办或小办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